YZU 6th GMAT 第六屆 國際就業人才培訓班

March 19, 2019

管理學院學士班賴人郁同學撰

元智大學GMAT(Global Mobility Advanced Training)國際就業人才培訓班,今年邁入第六屆。此培訓計畫是與“5070社會企業”以及多位國際企業高階主管合作,提供一系列課程及各式資源,傳授國際職場入門及生存的錦囊妙計,希望培育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

專業顧問團X跨文化

“培養國際就業人才”,是今年GMAT課程所注重三大重點之一。課程包含國際就業心法、國際職場經驗、國際多元文化等等,在課程中學習包容接納多元文化,並且訓練與跨國人才的溝通合作能力,因此在GMAT培訓計畫中,所邀請的顧問們都由已退休的國際企業高階主管擔任。今年很榮幸邀請到,IMC菁英人力資源(股)份公司-劉匡華董事長;Heidrick & Struggles公司-前臺灣區總經理Chris顧問;美商溫娣漢堡前亞太區總監-劉亨達顧問顧問;美商 Globe Union Group全球總部前集團副總經理-李家宏顧問;北京可口可樂前總經理、台灣可口可樂前副總裁-郭陽道顧問;SGS瑞士通用檢驗公證集團-前東亞區營運長暨台灣區總裁楊崑山顧問。在一個星期三小時的課程中,不但作為講師分享經驗,更擔任學員們的導師,進一步地指導學員,並與他們溝通給予鼓勵。

左圖顧問帶領各小組討論 右圖各小組討論後分享

與一般課程不同,GMAT課程強調主動積極學習,因此將課程分成兩部分。第一小時將由顧問團分享,除了六大主題外,也包含就職國際企業經驗、失敗與成功經驗等等,句句都是經典,讓學員們從成功人士的經驗中學習。第二部分,則是分組進行,將學員分成八大組且每組將安排至少一位顧問,讓學員有機會與高階主管們深入交流。

自我品牌管理 X 5070社會企業參訪

第二是如何建立個人品牌”。在課程中顧問們時常分享成功的案例,強調個人特質與正向的態度。在個人品牌建立及資源開發運用的課程中,與一般較死板的知識型課程不同,透過討論分享,引導學員自我分析並尋找自身優勢與劣勢,且由顧問提出在職場中的經驗,指導學員如何培養正向態度以及在職場上所需的能力及特質。在大學中除了專業學科外,培養良好的態度以及找尋自我成長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希望藉由此課程,塑造個人形象並學習運用資源的方式。

左圖20多位顧問與20多位學員深度交流  右圖認識GMAT培訓計畫 幕後推手5070社會企業

除了邀請顧問團來到元智,GMAT也規劃了企業參訪。當天不僅參訪企業內部,更特別的是有機會與5070的顧問們互動。當天參與的每位同學,都和至少兩位顧問一對一深入交流,討論產業趨勢、詢問相關問題等等。此次企業參訪就如同劉亨達顧問,當時為活動所下的標題“從迷惘到不惑”。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面對全新的世界,因此有時會感到困惑,而這次與退休的高階主管們對談,就像獲得一本記錄成功人士幾十年來的經驗及自我進修方式的葵花寶典,讓對未來迷惘的學員們能擁有更加開闊的視野

模擬面試 X GMAT成發會 X 就業準備

這一系列的課程,對學員來說更像是一趟找尋未來目標的旅程。在顧問的指導下,學員不僅更加了解跨文化,透過履歷撰寫以及一對一模擬面試,引導學員提前思考“就業求職三大面向”Passion/Feature、Talent /Advantage、以及Strategy/Benefit,了解自我與眾不同的特點,正視自身不足的能力,並學習自我成長的策略。除此之外,更給予學員未來求職的建議並且砥礪他們追求夢想,尋找適合的職業。

最後一堂課,是由GMAT成員與諮就組一同合辦的成果發表會,邀請學員以英語簡報競賽形式分享所學及模擬面試,並且邀請IMC菁英人力資源(股)份公司-劉匡華董事長、管理學院英語專班-張玉萱主任、及GMAT校友華碩電腦產品經理-陳意蓉學姊作為評審,給予專業的建議,為GMAT國際就業人才培訓計劃畫下完美的句點。

GMAT對學員們來說是甚麼呢?(同學心得分享)

GMAT對大三、大四的學員們來說,這並非只是一門課程,而是一趟蛻變的旅程,是去學習一套適合自己邁向成功的方法

對管院學士班大三的我而言,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有時感到非常徬徨。究竟畢業後要就業還是就學?自己的夢想是甚麼?適合甚麼樣的工作呢? 但在參加GMAT培訓後,特殊的課程設計,就像獲得一盞指引的燈光一般,讓我不僅學習到國際職場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在這段歷程中學習更認識自己,有勇氣去追尋夢想

就如同郭陽道顧問在成果發表會曾說學員們正在經歷的3B:Believe、Behavior、Become。在這短短八堂課程中,因為有顧問的帶領、同學的陪伴,我從學習各國文化差異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優劣勢,以及因課程要求調查各產業以及有興趣的公司,因而找到了未來方向,也就是心中的Believe。接著從顧問們分享的經驗中,學習經營自己的方式,並付諸行動,也就是Behavior。最後是Become,經過這樣的訓練,期許自己成為具有國際移動力、溝通力、合作力的人,並找到未來嚮往的模樣,不再迷茫。

更多消息